宜蘭縣112學年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成果 發表教育學習共創課程

【尖端新聞中心】

宜蘭縣為落實戶外及海洋教育的推展,「112學年度戶外與海洋教育成果論壇」今(31)日上午在蘭陽博物館二樓國際會議廳舉辦,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戶外教育研究室、縣內各國中小教師及戶外與海洋教育合作場域人員等,共同發表課程方案與對話交流,現場也由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牛頭司親子體驗農場、三星銀柳鄉、大溪國小、南安國小及南安國中等單位進行成果展示,發表戶外學習路線及場域共備課程的可行模式,呈現戶外學習的豐富成果。未來縣府持續與學校課程教學合作,促進教師、家長、社會大眾共同認識及推廣,帶動參與戶外及海洋活動在真實情境學習,

       
林姿妙縣長表示,宜蘭縣具有豐富多元的自然與文化地景,對戶外與海洋教育及宜蘭環境永續一直都非常支持,成立宜蘭縣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藉由這次的論壇交流,能產出更多具特色的戶外教育課程,讓學生走出課室外學習,提供縣內學校進行課程與教學規劃,並提升家長及民眾之戶外與海洋教育知能能有更充實的學習內容,並達到永續推動戶外與海洋教育的目標。
         
本(112)學年度宜蘭縣推動戶外與海洋教育成果豐碩,東光國中獲得戶外教育暨海洋教育課程模組與教學案例徵選優質課程模組國中組全國優等,復興國中、吳沙國中及南安國小獲得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第三屆海洋詩創作徵選」榮獲國中、小組全國佳作,員山國中、岳明國中小及梗枋國小參加「『鏡頭下的戶外教育』戶外教育攝影展作品徵件活動」,榮獲全國特優及優等佳績。以及,戶外教育分有山線遊學系列、河海遊學系列、平原遊學系列、噶瑪蘭水路特色系列等四個系列主題,今年度課程教學模組又再開發了2條學習路線,藉由本縣溪南及溪北自行車道,發展以自行車路線與戶外教育課程結合的鄉土騎俠課程。
     
 教育處表示,為落實戶外及海洋教育的推展,後續除提升教師戶外與海洋教育教學素養,充實蘭陽戶外與海洋教育網學習資源,豐富在地優質學習場域資訊,提供縣內學校進行課程與教學規劃,並提升家長及民眾之戶外與海洋教育知能,也持續以『宜蘭就是一座大型戶外教室』為願景,學生們透過自然觀察、社會互動、文化踏查、挑戰探索等活動,連結「五感體驗」和「做中學」方式,深化宜蘭學子對家鄉文化與在地價值的認同感,創造宜蘭永續的教育。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