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新聞中心】
糧署東區分署全年受理宜、花、東農民團體所屬農民申請「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計畫」,計畫涵蓋多種溫網室類型,包括結構型鋼骨溫網室、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及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等,針對不同規模與需求的農民提供相應的補助方案。符合資格的東部農民可申請建置費用補助,最高可達設施成本的60%(設備補助50%),以減輕農民負擔,加速農業設施現代化。
農糧署東區分署說明,本補助計畫113年補助宜、花、東3縣設施面積超過13公頃,補助金額達3,800萬元,預計今年度將惠及更多農民,協助農業朝向高效、環保、永續發展邁進。為促進農業轉型,政府除提供硬體補助外,也鼓勵農民導入智慧農業技術,例如自動化灌溉系統、環境監測感測器及數據分析管理平台等,以提升農業經營效率,降低生產風險。透過智慧農業的應用,農民可即時監測作物生長情況,精準調控環境條件,進一步提升農產
近年來,極端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強降雨、颱風及高溫乾旱等氣候災害頻繁發生,使露天農作物面臨嚴峻挑戰。為協助農民提升農業防災能力,並減少病蟲害侵擾,政府積極推動「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計畫」,透過資助農民建置現代化的農業設施,以提升作物品質與產量,邁向智慧農業新時代。
農糧署東區分署進一步說明,溫網室是一種結合溫室與網室優勢的設施,能有效調節作物生長環境,提供穩定的溫度與濕度,降低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此外,防蟲網可有效阻隔害蟲,減少病蟲害傳播,進而降低農藥使用量,符合友善環境與永續農業的發展目標。呼籲有興趣的農民把握機會,儘早申請,攜手迎接智農新時代,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農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