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新聞中心】
近年來林口長庚醫院與羅東博愛醫院,在共同照顧主動脈狹窄及心律不整電燒治療的病人上合作無間,已穩定建立起完整的醫療網絡,日前聯袂舉辦『心血管中心合作』發表會,鎖定「心臟瓣膜性疾病」與「心臟電氣生理疾病」作為研討重點,現場設有心音聽診模擬及心律不整篩檢設備,供實際操作演練,讓與會醫護人員可以互相交流與觀摩學習,活動超過70位醫護人員參與。到場衛生局長徐迺維肯定博愛醫院每位醫師照顧縣民在心臟疾病上的努力,同時也代表林姿妙縣長,表達最深切的感謝。期許藉由這些努力能使宜蘭朝向全國最健康縣民的目標邁進。羅東博愛醫院表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含: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與心臟衰竭等,一旦出現異常、延怠治療時機,就可能影響全身上下的血液運輸功能,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其中瓣膜性心臟病因人口老化瓣膜退化有愈來愈多的趨勢,65歲以上長者是高危險群,但研究統計發現病人,因忽略未被診斷出,進而導致治療延宕症狀加劇;心房顫動有類似情況,容易被病人忽略症狀而疏於就醫,但卻因此陷於中風的高風險危機中而不自知。
主動脈狹窄或心房顫動,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果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了民眾有病識感之外,篩檢醫師的敏銳警覺也很重要,因此,上週發表會中,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巫龍昇醫師與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蕭如豐醫師即針對瓣膜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及主動脈狹窄的「心音聽診」、「心臟超音波檢查」分享觀點,而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韋成醫師與巫龍昇醫師則以「心臟電氣生理檢查」為題,提出對於心房顫動最新診斷與治療的個人見解。
發表會上,林口長庚心臟內科林佳濱醫師,與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賴韋良主任,也針對心臟瓣膜性疾病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與外科手術現況進行發表報告,現場討論熱烈。林口長庚心臟內科褚柏顯系主任表示,樂見羅東博愛醫院成功建立此一全新的上下游整合服務平台,為結合「全人醫療」、「上下轉診」及「居家區域照顧」的理想範例。
羅東博愛醫院進一步表示,基層院所、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在醫療分級上各自擔負不同角色,但透過緊密合作、搭建病人共照網絡,將促使就醫民眾保有最大化的醫療資源共享。以心臟疾病的治療來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因為某些限制,通常必須請病人至醫學中心完成手術,林口長庚醫院與羅東博愛醫院之間的綠色快速通道,可確保病人免去在各醫院間奔波的辛苦、順利完成治療;而基層院所與羅東博愛醫院之間的綠色快速通道,則確保病人心臟有異常、需深入檢查時,能透過轉診,在最短時間內找出病因、立即開始治療,三方緊密合作,病人將會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