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新聞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至111年4月20日於宜蘭傳藝園區推出「『竹感心』竹編工藝保存者-涂素英、黃啟祥、劉興澤三人聯展」,共展出18件作品,包括3件由傳藝中心所典藏的黃塗山老師作品以及3位工藝師各5件精選作品。3位工藝師的作品涵蓋不同的時期,有傳習藝生時期作品,也有在傳藝中心駐園時的創作,各具風格。邀請民眾一同來品味三位工藝師師出同門、情同手足,而又各自開展的竹編故事,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更多民眾喜歡竹編工藝。
涂素英、黃啟祥、劉興澤是已故「重要傳統工藝竹編工藝保存者(人間國寶)-黃塗山」的得意門生,跟隨黃塗山習藝多年,於2010-2013年參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正式成為黃塗山的傳習藝生;107年起三人一同參與傳藝中心「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進駐宜蘭傳藝園區的「傳藝工坊」,持續竹編創作及竹編工藝的示範解說。109年9月更一同榮獲南投縣政府登錄為傳統工藝「竹編工藝」保存者,黃塗山藝師雖於去年年底過世,但他的竹編技藝薪傳有成、開枝散葉,值得欣喜。
傳藝中心副主任周雅菁表示,臺灣的竹編工藝是相當具有臺灣文化主體性和本土性的傳統工藝,經常代表臺灣參與國際展會。黃塗山藝師長期投入竹編工藝的研發、創作與教學,對臺灣竹編工藝影響深遠。涂素英、黃啟祥與劉興澤三位工藝師與黃塗山藝師關係深厚,繼承了黃老師的竹編技藝,各有所長且各具特色。傳藝中心辦理「竹感心」特展,一方面向黃塗山藝師致敬,一方面也感謝三位工藝師在創作之餘,不藏私的傳承竹編技藝。
涂素英的作品相當細膩典雅,她在傳藝中心的第一件年度創作「韶和映像」,以纖細的三十六條竹篾米字編起底,器體採用規整的絞編斜紋穿插,顯得沉穩而素雅;黃啟祥則不斷嘗試特殊的造型變化,作品「芳心」是一件相當少見的方形竹編花器;劉興澤本喜於將不同的工藝技巧融入竹編中,來到傳藝工坊後,將其他工種技法融入創作中,誕生了融合竹、漆與錫工藝的「宇宙2星空」。本展也展示了不同處理方式的竹材、工具和半成品,以及大小朋友都可以動手玩的編織體驗區。最後,巨型竹編作品-「工藝之手」,這件作品長寬各1.5公尺,是3位工藝師在黃塗山藝師指導下共同創作的作品;巨大的雙手造型穿越底部的世界地圖,象徵將竹編工藝傳承至全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竹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