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宜蘭分署 生態保育「貢寮水梯田復育計畫」兼容農民生計及保育黃腹細蟌棲地

【尖端新聞中心】

林業保育署自2011年起便開始推動一系列貢寮水梯田保育計畫,試圖透過生態服務給付當地農民的保育努力,並維持這些瀕危物種的生態環境,計畫自起初的2.4公頃擴展至8公頃面積,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動「貢寮水梯田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計畫」,透過在地農民「和禾生產班」共同發展兼容生態的農耕模式,將在地傳統農法,轉換成對應關鍵物種-黃腹細蟌,所需的棲地營造工項。日前舉辦「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的關係人口培力」,邀請臺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分享黃腹細蟌稚蟲調查初步成果,並和農民合作,在水梯田進行田區翻土營造,改善原本遭植物(李氏禾)覆蓋且無法蓄水的田區,增加田區蓄水能力,提供蜻蜓、豆娘產卵水域,創造更適合黃腹細蟌繁衍的環境,不僅將有助於理解其生活史,還有望在未來支持黃腹細蟌族群的回升。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表示,貢寮水梯田位於國土生態綠網絡-東北角溪流保育軸帶範圍內,黃腹細蟌為軸帶內關注物種,黃腹細蟌偏好全年蓄水的水梯田水域環境,因氣候變遷及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包含黃腹細蟌、葦草蘭等物種逐漸失去原有棲地而消失,追溯文獻黃腹細蟌最後紀錄於1978年臺北盆地周邊山區。多年過去,在2009年重新在貢寮水梯田被發現。根據歷年族群監測,黃腹細蟌成蟲在5月及8月有兩個世代高峰。稚蟲度冬子代集中分佈在較少擾動且部分草相覆蓋的田區水域。本次棲地營造依照黃腹細蟌生活史需求,當8月的成蟲世代在此產卵後,維持基本田區管理避免過度擾動田區,增加稚蟲度冬存活機,以期黃腹細蟌能順利繁衍成長,族群止跌回升。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指出,林貢寮水梯田的保育不僅是生態保護的一環,近年更透過國家發展委員會和禾聚落青年培力站計畫支持,促成地方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多贏策略。藉由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計畫,透過各政府部門與在地社區跨域共同合作,促成地方社區合作地的多元發展,取得生物棲地維護與在地發展需求之平衡,達成多贏的目標。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