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新聞中心】
國立宜蘭大學於近日接待農業部暨亞非農村發展組織(AARDO)參訪團,由資訊工程學系陳懷恩特聘教授兼教務長介紹宜大的智慧物聯網(AIoT)平台,並分享其在智慧農業與林業監測領域的應用成果。會中展示宜大與神盾衛星(Creative5)、博誠電子(Brocere)及英國Viasat攜手推動的智慧森林監測解決方案,運用衛星物聯網技術突破地理限制,為臺灣永續發展提供創新解方。
 「智慧森林監測解決方案」結合宜大AIoT平台與Hestia衛星物聯網模組,成功部署於大礁溪實驗林場。系統採用3GPP衛星通訊與低功耗感測技術,能於偏遠山區全天候運作,實現即時監測與預警。可即時監測溫度、濕度等森林環境參數,並具備即時警報與雙向通訊,提升巡山與應變效率,支援森林火災偵測、碳匯追蹤、水源保護與山區救援等跨領域應用價值。
整套設備包含衛星接收器、100W太陽能板、蓄電池、感測器模組與Modbus閘道器,採用3GPP R17 NTN網路架構技術,並整合LoRaWAN無線感測器等,可即時量測光合有效輻射(PAR)和土壤濕度等數據。此系統突破偏鄉通訊限制,為森林防災、碳匯追蹤與山區救援提供創新方案,推動森林保育與生態研究邁向智慧化。
活動中,宜大亦展示AIoT技術於智慧畜牧與農業的延伸應用,如智慧豬場、蜂箱與微氣象站等案例。陳懷恩教授指出,臺灣為海島型國家,許多原物料仰賴進口,當全球情勢發生變化,都會影響養豬產業成本。
智慧化養豬可同時促進豬隻與人員健康、提升生產效率與育成率。透過技術監測可提高母豬配種成功率,降低初生仔豬因受壓迫而意外死亡的風險,縮小與國際產能差距;環控養殖亦能強化生物安全、降低疫病風險並減少人力需求,已成為提升育成率的重要趨勢。陳教授期盼團隊技術能為我國養豬產業貢獻心力,推動智慧畜牧邁向永續發展。
亞非農村發展組織參訪團對宜大在偏鄉環境監測與智慧農業的成果深感興趣,現場交流熱烈。宜蘭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AIoT × 衛星通訊 × 智慧農林」的跨域研究,並透過產學合作,深度整合學研能量與產業資源,攜手為森林安全、生態保育及智慧農林產業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