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底文化成果展盛大登場,「下一站,天送埤」傳承與創新展現宜蘭客家魅力!

【尖端新聞中心】

「113-114年宜蘭縣客底文化發展計畫」成果活動將於9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在天送埤林鐵文創園區盛大舉行!活動以「下一站,天送埤」為主題,結合舞台表演、文化體驗、客家美食、地方市集以及靜態展覽,展現宜蘭客底文化的豐厚底蘊與創新活力,成果展規劃了舞台表演、文化體驗、客家美食、地方市集以及靜態展覽,讓民眾從多個面向瞭解天送埤的客家文化,活動將由上午10時的客家歌舞表演及烏克麗麗演奏揭開序幕,11時的開幕式則由天送埤當地的憲明國小,帶來氣勢磅礡的舞獅及客家花鼓表演,該校為宜蘭縣重點推展的客語生活學校,不僅成立宜蘭縣內唯一的客家花鼓隊,更在傳統中融入新意,將客家樂曲與融合新潮的舞蹈,希望讓客家文藝能傳承下去。誠摯邀請各地民眾一同體驗客家文化的深厚內涵與獨特魅力。

過去常以「福佬客」稱呼具客家血緣但已不會說客語卻能說流利閩南語的特定族群人士,客家委員會為了避免標籤化,因此改以「客底」稱之,並與各縣市政府共同推動客底文化發展計畫。宜蘭縣三星鄉天送埤地區為宜蘭縣島內二次客家移民人數最多的地區,客家人口比例約佔總人口的70%,主要為來自桃竹苗一帶的客家人,他們在此地謀生開墾,投入林業及電力產業勞動,為蘭陽平原的發展貢獻良多。因此,113-114年「宜蘭縣客底文化發展計畫」,客家委員會與宜蘭縣政府擇定在天送埤辦理,並透過本次成果展,展現為期1年多的客底溯源豐碩成果。

 

文化體驗活動更是當日的亮點之一,現場規劃了豐富多元的體驗項目,包括繪本說故事小劇場,將本次客底計畫原創的客語繪本故事「細細妹仔个細細冒險」初次亮相,以生動有趣的說故事方式,帶領大小朋友認識天送埤的客家文化及歷史,貼近在地生活。憲明國小客家轉印袋DIY活動將利用傳統客家花布所設計的六款不同水晶標,轉印於不同顏色的保冷袋上,搭配出不同的感受。此外還有宜紅茶苑農場的撿茶體驗、地熱米爆米香體驗、三星蔥油餅DIY等活動,讓民眾親身體驗客家生活智慧與技藝 。

客家美食饗宴同樣精彩豐富,現場提供道地的客家麻糬、九層炊、宜紅冷泡茶等傳統美食,讓民眾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感受客家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客家遊戲則安排了「牌卡遊戲:天送客話」及「跌三烏」等互動體驗,透過本次客底計畫製作的一系列在地牌卡互動遊戲,學習客家語言與在地文化,寓教於樂。地方小市集及靜態展覽將與三星數位中心(DOC)合作,結合數位應用媒體展示客底文化的相關文史資料與計畫成果,讓民眾深入了解客家族群在宜蘭的發展脈絡與生活樣貌,同時展售在地農特產品與文創商品,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宜蘭縣政府致力於推動多元文化共融,透過「客底文化發展計畫」的推動,不僅保存珍貴的客家文化資產,更讓客家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展現新的活力與魅力。本次成果展不僅是計畫執行成果的展現,更是宜蘭縣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具體實踐,期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並親近宜蘭的客底文化,促進族群間的理解與共融,透過這場成果展來呈現天送埤客家文化的傳統底蘊,讓參與者透過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感受客家文化的溫度與力量,並認識客底文化,為在地的客庄發展注入新活力。誠摯邀請鄉親朋友,一同來體驗在地客家文化。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