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活型態 羅東博愛醫院攜手宜蘭大學共創健康職場新典範

【尖端新聞中心】

羅東博愛醫院重視縣民健康,2023年起推動生活型態醫學,除了在院內開辦課程講座,也走出醫院將理念傳遞至企業與機構中帶領縣內的亞健康族群,提早建立平衡的生活型態。宜蘭大學有代謝性症候群的教職員,自今年4月起展開一場為期12週的「生活型態醫學實踐計畫」,結合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的課程,為教職員開啟全人健康的新旅程,改善教職員日常習慣,也為校園注入全人健康的新風貌。

 

博愛醫院表示,大學校園作息規律,為何也需要課程介入呢?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江明峯解釋,去年帶領社區巡迴醫療團隊深入宜蘭多處社區、企業與學校,進行腹部超音波巡迴檢測。宜蘭大學亦為巡迴單位之一,有部分教職員進一步追蹤脂肪肝纖維化超音波定量檢測,發現有脂肪肝或纖維化情形,屬於俗稱的亞健康族群,亦即「看似沒有疾病,卻不代表身體健康無虞。」他說,內臟脂肪堆積恐引發慢性病,脂肪肝正是亮起警訊破壞健康的藏鏡人。

 

40-60歲的中壯年族群,是高齡化社會中關鍵的職場勞動力,常在工作與家庭責任之間疲於奔命,卻忽略了自身的健康管理。特別是學術、公職等靜態型工作者,久坐、缺乏運動,再加上壓力未能妥善釋放,健康問題在無聲中累積。「校園裡的教職員普遍具備健康知識,也有定時健檢的習慣,但卻不一定知道生活型態六大支柱的調整與平衡方法。」特別是教職員需兼顧教學、行政與家庭責任,長期處於多工壓力與高標準期待中,往往忽略了壓力本身對健康的深遠影響。透過專業講師引導教職員練習專注呼吸與覺察當下,幫助他們辨識壓力來源與身心反應,打破自動駕駛模式。正念不只是紓壓技巧,更強化中壯年族群的情緒調節與壓力應對能力,進一步改善睡眠、提升身心韌性,為健康打下穩固基礎。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