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柏夆/宜蘭報導】
原經營餐廳的林先生,去年因雙腳無力且有麻痛感,經外手術治療後,左下肢仍無知覺且無法活動、有垂足現象,也因下半身無力支撐,生活起居皆由太太照料。林先生雖聘有外籍看護協助,惟因身形魁梧,轉移位均需太太及外籍看護兩人同時協助,經宜蘭縣衛生局長照團隊評估後,媒合居家復能服務介入,協助安排生活自立支援訓練及照顧技巧調整,歷經7個月的訓練,並在照顧者協助下,已可持助行器緩慢行走。衛生局長照所表示,政府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長照服務。而其中居家復能服務,是在失能者現存能力下,協助把身體功能運用最大化,應用到生活事物上。居家復能係透過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營養師、藥師等協助民眾日常活動調整、環境及輔具運用,讓失能者在執行日常活動時逐漸增能,重新回到自主生活的能力,讓失能者重新融入原有居家生活及回歸社會,減輕照顧者負擔及降低照護成本。
衛生局徐迺維局長呼籲,家中如果有因疾病或外傷導致喪失生活功能者,可申請長照2.0服務,經照管專員評估需求後,皆可使用專業復能服務,讓專業人力到家中,持續教導失能者增進身體功能,及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相關資訊可洽宜蘭縣長照管理所,或撥打1966長照專線諮詢。期盼運用長照之專業復能,媒合相關的資源,以協助恢復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