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蘭陽食農魔法書-蘭陽分場開放日圓滿成功 新品種仙草花海吸睛

【尖端新聞中心】

 

蓮區農業改良場於11月8日在蘭陽分場舉辦「漫遊蘭陽仙境 解鎖食農的奇幻力量」場慶暨開放日活動,以童話式情境導覽結合科研展示、料理示範、體驗手作與在地市集,打造五大章節「花海、科研、料理、體驗、市集」,吸引民眾熱烈參與,現場氣氛熱絡,充分展現宜蘭農業創新與產地韌性。 

 

楊大吉場長歡迎大家熱情參與,致詞時指出今年是睽違12年再回到蘭陽分場辦理開放日活動,剛好也是12年前該場投入仙草新品種研發,到今年開花結果,一次推出4個仙草新品種,邀請大家來分場欣賞仙草花海,同時認識作物機能性,現代消費者不只要吃飽,更要吃健康,因此,該場還投入山苦瓜、丹參、當歸等中草藥的機能性開發,本次活動便結合這些科技研發成果,設置健康魔法食科研秘境以故事轉譯科研歷程,並透過料理示範、食農教育體驗等活動,及邀請了宜蘭各地青農、農會前來展售宜蘭特色農產品,讓民眾親身體驗科技研發助力蘭陽農業前進的魅力。 

 

農業部林家榮主任秘書親自出席支持本次活動,向農友與民眾介紹各地農業改良場肩負農業科技研發與政策推廣及協助農業天然災害勘災與復耕的重任,特別是花蓮光復鄉遭逢馬太鞍溪災害後,花蓮場同仁還進駐大平村,逐戶拜訪、加速慰助金發放,值得嘉勉。林主秘期許花蓮場繼續努力,帶給在地農友更好的服務和研究成果,也希望在地縣府、公所和各級農會繼續支持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一起攜手推動宜蘭地區農業發展。 

 

農委會林聰賢前主委也蒞臨現場,特別感謝花蓮農改場在宜蘭地區投入滿江紅研究,推廣成為二期作綠肥,不但發揮滿江紅固氮的功能,增進土壤肥力,還可以減少碳排放,有利推動友善耕作。林前主委同時向農友呼籲多多與近在三星的蘭陽分場合作,善用農業部的各項輔導資源,將自家的農業技術與產品品質不斷往前推進,增加更多收益。 

 

花蓮農改場於活動當日公開表揚轄區114年「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臺灣稻米達人」、推動農業試驗研究與產業發展有功人員及團體。114年「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受獎單位:花蓮縣富里鄉茶產銷班第2班、宜蘭縣三星鄉花卉產銷班第15班。114年「臺灣稻米達人」受獎人:香米組金牌-黃治鴻、銀牌-康明義、銅牌-馬啟亮、佳作-方福在,非香米組銀牌-李坤奎、銀牌-范志豪、銅牌-鄭于萱、佳作-葉錫濱、佳作-徐園順。推動農業試驗研究與產業發展有功人員:詹于諄、簡萬登、林世裕、柯春伎、官漢煤、李孟甫、林東海、龍進豊、簡桂賢、黃立藏。推動農業試驗研究與產業發展有功團體: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三星地區農會、富里鄉農會。 

 

該場今年發表四個仙草新品種「花蓮1號、2號、3號、4號」,當天花蓮2號盛開,一片淡粉紅色花海,洋溢仙境浪漫氛圍,仙草田更是瀰漫濃濃仙草香,田區架設了拍照打卡裝置藝術和童話角色立牌,以及田間有益昆蟲解說牌,除了引導民眾認識仙草四仙子與生態系統服務,更吸引大家拿出手機拍照不停。現場同步推出「綠野心語Talk」短講,邀請在地百大青農林意評、謝蕙雯及陳春男,以輕鬆互動的方式分享宜蘭農村體驗、盤龍蔘栽培與應用、荷花與睡蓮知識等主題,將農村、科研與生活美學接軌。料理區則吸引了大批民眾前往觀摩與排隊試吃品嘗,聯采公司主廚示範以花蓮26號燉飯米,搭配仙草烹調養生燉飯,而冬山鄉農會家政媽媽,則示範烹煮仙草雞湯,在地的新鮮食材加上恰到好處的烹調,讓嘗過的民眾讚不絕口,也對仙草應用有更多了解。 

 

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邀請青出宜蘭三星創生基地、和曜生技公司、綠寶石休閒農場、花間茶語小農驛站、竹林松杉靈芝農場、月見學習農園、八十佃穀倉、御品蓮休閒農莊等,針對蓮花、茶葉、靈芝、稻米、青蔥、綬草、金柑等主題,設計與帶領8項食農體驗活動,吸引大小朋友踴躍報名,場場額滿,活動帶出各種實用的農業知識與生活應用,好玩又好學。 

 

斜角巷的夢幻市集,青農、農會、產銷班、田媽媽與技轉廠商前來設攤共襄盛舉,包括:宜蘭青農聯誼會、青出宜蘭農業運銷合作社、和曜生技、三星銀柳鄉、花間茶語、山上看菜、竹林松杉靈芝農場、游樂園仙草、喜浪鐵沐料理廚坊、橘之鄉、東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采企業有限公司、種菜人家、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產加工整合服務中心、三星地區農會家政班、頭城鎮農會、壯圍鄉農會、冬山鄉農會、五結鄉農會、實樸生活、回巢農場、元凱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升農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𝟪𝟤𝟢魚仔鯛魚燒等,提供各式各樣蘭陽特色的主食、飲料、小吃與點心、加工產品及手工藝品,好吃又好買!還有各式新型農機展出,方便農友就近參觀。

 

 

 

 

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