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栽培與管理技術 辦理段木香菇栽培班 英士部落族人獲益良多

【尖端新聞中心】

為輔導原鄉特色農產業發展,提升栽培與管理技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場)在大同鄉英士村社區活動中心,辦理「宜蘭縣大同鄉英士部落段木香菇栽培與管理班」木香菇,主要種植區域在英士、寒溪、崙埤、松羅等部落。經與公所、族人討論需求後,安排段木香菇栽培技術及菇類病蟲害防治,以及部落養菇農的栽培歷程及經驗分享等課程,課程吸引來自英士部落族人、其他部落及宜蘭地區農友的熱情參與。

 

課程安排段木香菇栽培技術,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的菇類專家李瑋崧助理研究員擔任講師,詳細介紹常用的段木樹種、接種孔鑽打與封口、平放及立木養菌作業、走菌溫度調控及採收期管理等。講師強調,出菇中要適時調整遮蔭或補充環境濕度,並防止蝸牛、蛞蝓、螨類、跳蟲侵害,以維持香菇的產量及品質。

 

第二節安排菇類病蟲害防治,同樣是邀請農業試驗所的李瑋崧助理研究員擔任講師,仔細介紹常見病蟲害及軟體動物等種類、適宜形成生態環境及對應的防治方法。講師表示,防治重於治療,栽培期間須維持及確認栽培環境的衛生管理。倘若生產過程中,若遇到農藥使用相關問題,亦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

 

下午則安排部落養菇農的歷程及栽培經驗分享,邀請馬告有機農場呂心宥農友擔任講師,呂講師在部落種植段木香菇約12年,目前產品有段木香菇、段木木耳、猴頭菇等,栽培及銷售方面經驗豐富。介紹菇場建置、適合樹種種類、立木養菌、選菇及烘乾等實務分享。另外,亦分享在行銷的經驗,如何拓展通路及品牌建立。講師也鼓勵農友,私下可以到菇場觀摩,增加實地參觀機會。

 

課程結束後,學員完成5小時的專業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族人對安排的課程很滿恴,因此在課程當中,與講師有熱絡的互動。其中來自部落的潘嵗族人表示,上下午安排的課程很精彩紮實,理論及實務兼顧,增加段木香菇的農業新知。花蓮場呼籲,未來各位族人有任何問題,多與講師保持連絡,花蓮場也會扮演好轉介的輔導角色。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